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发展改革 > 规划计划 > 正文
规划引领 多功能融合空间激发城市活力
发布日期:18-04-25 10:52:46 作者: 发文:系统管理员 来源:南充日报

充满活力的南充城 本报记者 梁洪源 摄

南充城区布局精巧、功能交融,活力爆棚, 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在城市规划的引领下,以 多功能融合空间 傲立于城市之林。

A 构建密路网

生活在南充这座城市很自在。90岁的石永兰祖籍重庆,现居顺庆城区人民中路巴福巷,在南充工作生活了60余年。老人坦言,她很喜欢这座城市,酷爱古典诗歌的她为顺庆写下了数十首古体诗。我最喜欢这边的街道,跟很多城市相比,这里街道更紧凑, 走哪里都很方便。

在顺庆城区,580余条街道, 除去主要交通干线外,余下的街道 宽度大都在30米以内。市城乡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局编制科科长郭 锡效介绍,2016年出台的关于进 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树立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顺庆城区的路网设计正是遵循了这一理念,构 建了三横三纵一环交通框架,跨区快速通道外设,纾解中心区交通压力,城内更多为次干路和支路, 路网密布,四通八达,人车通行可 选线路多。

城市生活应该紧密一点,功 能设置应该尽可能方便居民,在 比较近的距离内就可满足生活所 需。郭锡效说,以顺庆城区主干 道为例,由于主干道为快速通道, 道路较宽,为方便市民交流,各主 干道均设过街天桥或下穿隧道,与此同时,全线设置慢行道,让主 干道更有人情味

吴越是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她认为,人与人需要交流,顺 庆城区路网交错纵横,有机联系 在一起,加快了人流、物流的流 动,这使城市的商业气息和生活 气息浓厚,便于市民交流,符合 人们到城市聚居抱团取暖的 初衷。

B 功能多而融

67岁的罗明映家住顺庆城区东南 街道桑园路社区,在离他家很近的社区服务中心里,有慈善超市、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近10个服 务项目。过来办事、看病,这些都很方 便,没事也可以来喝杯茶,翻翻书,确 实很安逸。罗明映说。

受益的不止是罗明映及桑园路社区居民,在顺庆,60余个社会化服务 项目在13个村(社区)落地生根,2.6万 余名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诸多 服务。

市城乡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功能涵盖商 业、办公、居住、展览、餐饮、文娱等, 顺庆目前已经具备了包括区域生活 服务、特色消费、旅游、文化传媒、金 融、产业链统筹等多项功能,尤其是医疗、教育、商业等功能优势明显。 顺庆城市功能多,而且相互交融。 该负责人说,以仪凤街、平城街为例,在这两条贯通的街道内,沿街商 住楼林立,居民众多,既有以建材市 场为主的各类商业形态,也有仪凤 街小学、仪凤街幼儿园、顺庆区人民 医院等教育医疗形态,此外,距离市第二人民市场咫尺之遥。

多种功能的深入融合,不仅为 市民提供了极大便利,更加速了各 个层面人群间的沟通交流,市民幸 福指数高,社会也更和谐。郭锡效认 为,如果城市功能一旦割裂,市民为满 足日常需求必须四处奔波,不仅带来 交通压力,也加大市民日常开支,城市活力也无法彰显。他说,近年来,在制 定顺庆城区规划方案时,一方面,通过 调整业态、完善基础设施,持续优化旧 城区功能,另一方面,在规划新城区 时,教育、医疗、商业等相应配套功能全部纳入。

C 布局精而当

阳光温润,街上花木繁茂,跟其他居民小区一样,位于顺庆城区潆华大 道旁的欧香小镇显得富有生活气息。 出人意料的是,走进临街一栋建筑,一股科技气息扑面而来,裸眼3DVR等 高科技企业位于其中。

这是顺庆区产城融合的一个缩影。在潆华工业集中区,厂区、商住楼鳞次栉比,相生相融,高铁商务区各项 目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后,学校、医院、 公园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建立渗透多元的开放空间,这样 的城市更有活力。郭锡效表示,渗透 多元的开放空间,会使城市形成丰富 多元的社交空间与活力街道,释放城 市的创新和发展活力。

市城乡规划和测绘地理信息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城市设计应实现开放与融合,规划和建设时,要有前瞻 性,不断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以顺庆为例,城市经济中,服 务业所占比重最大,在编制城市规 划时,既有相对明确的功能分区,又 注重各功能之间的融合,这种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多孔性空间设计,更 能聚集人气、带动消费、激发城市活 力。该负责人说,多孔性空间最直接 的效果是通勤时间较短。如今,全国城 市每天的平均通勤时间是1小时10分 钟,而顺庆约2030分钟。这正源于多孔性空间让城市功能发挥更为充分, 让市民生活更方便。

http://ncrb.cnncw.cn/shtml/ncrb/20180425/60923.shtml

【收藏】 【打印】关闭】
Copyright 2015 365体育滚球直播投注网 地址:南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楼6楼 电话:0817-2224996 Email:ncsfgw@126.com

为实现本站最佳访问效果,我们建议您使用IE7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川公网安备 51130202000218号    信息产业部ICP备案:蜀ICP备11015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