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全市645公里在役运行、54公里待验收投运、141公里在建管道迎战汛期大考,市发改委扎实开展油气管道风险防控,全面吹响防洪度汛集结号。
一、压实责任,突出制度“严”抓。充分发挥管道完整性管理平台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助力科技防汛,统筹调度巡查防控。主管部门坚持汛期月巡查、周调度,督促协调整治安全隐患。管道企业加密管道巡查频次,开展全线监测排查,采取措施防控全市15个风险点和47处高后果区。巡线人员加强雨前、雨中、雨后巡检,确保汛期重点巡护管段安全。
二、风险预控,突出地灾“专”查。聘请地灾专家对所辖管道联合开展地质灾害风险排查、评估,掌握全线地灾隐患。对3处危岩体、2处滑坡体、24处穿跨越河段、2处隧道出入口等重点风险段实施徒步排查,划分红、橙、黄、蓝四个风险等级,分类施策开展风险预控和治理。
三、治早治小,突出隐患“实”控。全力推行管道水毁“治早治小”工程,切实防患未然。对于5处局部塌陷、12处挡墙堡坎、4处伴行路排水沟等小型水毁即查即治,防止因小失大。对较大以上隐患,组织人员现场实地查勘,制定整治方案,科学组织施工,及时有效治理。